美容、婚配、寄養、醫療……洗一次澡,低30,高400,還得提前預約;一家小寵物店,兩年賺回25萬……
YMG記者耿晶報道
寵物:五種人在養
昨天下午,市區華茂小區里貼出很多設計精美的“尋狗啟事”———“19號下午2點左右在華茂小區附近丟失6個月大白色博美犬一只……必有重謝!”買一只博美犬也只有四五百塊錢,犬主如此大費周章,可見對狗的感情非同尋常。
剛從加拿大回煙探親的
……
據悉,孩子已經長大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孩子到異地上學、工作的留守父母;沒有孩子的年輕人這些群體對寵物的情結很深,還有部分養寵一族是看到別人養就趕時髦,他們常常在不耐煩時遺棄寵物,這同時造成一批愛心人士“拾遺”加入養寵大軍。
愛寵一族們對寵物深厚的感情帶火了各式各樣的“寵物經濟”。“美容、婚配、寄養、醫療……”這些業務可不是為人準備的,而是專門為各種寵物量身打造的。
寵物現象兩面觀
寵物飼養:亟待規范
“樓下的流浪狗層出不窮,前兩天就有個老人被拐角里躥出來的流浪狗嚇得摔倒在地,好幾天不能下樓。”家住華茂街的劉大爺向記者反映。大廟文化市場的老孫說,“養寵物需要愛心和耐心,貓貓狗狗也有生病、衰老的時候,有的市民就嫌寵物有病、年紀大反應慢,把小狗小貓隨便丟在大街上。這樣的人不少呢!”還有,寵物丟了尋寵心切,就能滿街張貼廣告嗎?
寵物愛好者對動物的熱愛有時候也會影響鄰居,華茂街一小賣店的老板正打算把養了多年的狗狗“來財”送給別人。“現在屋里熱,小狗晚上在外面睡覺,看到陌生人就叫嚷,樓上的大爺吵得睡不著覺,老上我這反映,實在是沒有辦法。”
除了狗吠,狗便也給一些市民帶來困擾。“我的車停放在小區里,車輪胎那天天都有小狗撒尿的痕跡。晚上在草坪上散步,一不小心就能踩到狗屎。”
記者昨晚在濱海廣場發現,盡管東、西入口處都樹立了寵物禁入的標識,但仍然有不少市民無視警告牽狗進入。更有甚者,干脆松開狗繩讓狗狗暢快奔跑,一只身高60厘米的金毛狗嚇壞了不少小朋友。從濱海廣場往東,正在海里涼快的一位游泳愛好者從水里慌張沖出:他與狗狗“不期而遇”。“小狗身上難免有一些寄生蟲、灰塵,和人同在一起游泳明顯不合適,狗主人散放小狗應該盡量避開人多的公眾場合。”市民
陜西漢中、黑龍江黑河市的“打狗”事件日前鬧得沸沸揚揚,流浪狗的管制問題成為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市民小許曾將綠色家園的一套房屋專門用來收養流浪狗,隨著婚期接近,小許打算另租一套房屋成立流浪狗收養中心,卻由于沒有部門履行審批手續而作罷。
目前我市對大型犬的豢養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審批辦證的犬只類型只能為小型觀賞犬,且每戶居民只允許飼養一只犬。市民在當地公安派出所辦理審批手續,領取標志后,方可飼養。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寵物狗辦理《準養證》的市民還在少數,諸如松獅、金毛等大型犬由于無法辦理狗證,部分市民在“無證”豢養。
寵物到底如何規范飼養?寵物市場如何引導?目前網絡盛傳的保護動物立法可謂一個有益的嘗試,也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有完善可行的法規出臺。
寵物依賴:不可取
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