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付出,只愿流浪狗狗有溫暖的家
發布時間:2009-11-26 來源:派多格寵物美容師培訓學校 作者:管理員 點擊:1630次
32歲的張勇是青島小動物救助中心的一名成員,2005年至今4年時間,他的家中收留過60多只流浪犬,幫助和治療了上百只流浪犬,現在家中還剩下25只,這是小張收留并喂養了多年剩下的。記者早聽說小張的故事是從一只后腿殘疾的博美犬開始的,半年前,好心的網友制作了一個精巧的輪椅義肢 ,有了義肢的小博美從此又“站 ”了起來,“狗堅強”的故事讓人好奇忍不住要一探究竟。當聽說要到家中采訪時,小張很緊張地告訴記者:“家里的味道很難聞,你一定要做好準備 ,狗叫聲加上狗身上的味道能讓你頭大三圈,一般人進去15分鐘都受不了。”
十平方米小屋擠滿流浪犬
隨后記者來到了小張的家中,剛進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間十平方米的房間內擠滿了流浪狗,大約20只形色各異的小狗在屋子里撕咬打鬧,狗叫聲和刺鼻的味道讓記者在短時間內沒回過神來。小張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向記者介紹,這間小屋也是他的起居室,每天他都和這些小狗一起吃飯睡覺。小狗們看見小張回來,顯得特別興奮,記者在屋內看到,緊貼著墻根的是一張上下床,下面的床鋪已經廢棄不用了,小張告訴記者,早他是睡在床的下鋪,但是自從家里養了這些小家伙,下鋪已經沒法睡人了,白墻都已經讓小狗們弄得臟乎乎的,現在只能睡在上鋪。每天的清掃負擔也是很重,早晨起來,為小狗們打掃衛生就要花去半個小時的時間,再加上為小狗們換洗被褥,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如果不是有母親幫忙,靠我自己是沒法堅持下來的,這些年感覺虧欠了母親許多,她為了這些流浪狗付出了太多。”說到這里,小張有些哽咽。
4年花了5萬多
小張說,他是冥冥之中走上救助流浪犬這條路的。自從2005年看到了一篇關于《“剖腹產”后花狗被棄》的新聞后,他就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和救護那些流浪犬。今年年初,小張辭去了在一家文化演出公司的職務,根本原因就是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流浪犬的救助工作中去,辭職那天,小張除了領到當月的近2000元工資,沒有任何的積蓄。他說,這幾年他兼職做調音師,由于工作并不穩定,所以每個月的收入也不多。4年養狗花費5萬多。
至今仍單身
救助流浪犬的這4年,不僅每個月的工資都給了這些流浪犬,自己在外面還欠下了外債,除了辭職當月的工資,再無任何的積蓄。記者問到小張現在有沒有女朋友,小張笑著告訴記者,自己仍然是單身。之前也有過朋友給他介紹女孩,但是小張都一一拒絕了,他說:“也許這就是天意,周圍許多做救助工作的朋友都是單身,因為大家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救助小動物的身上,沒有時間再去談朋友,況且自己的經濟情況也不是很好,誰家的閨女愿意跟著自己過這樣的日子呢?”對感情負責的小張斷然拒絕了朋友的好意。
當記者問起這幾年他是否后悔時,小張斬釘截鐵地對記者說了三個字:“不后悔!”他說,每當自己和母親翻起以前救助過的小狗的照片,當時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自己的內心也充滿了滿足感,不是任何的物質滿足可以體會到的。
A 為殘疾博美制作假肢,讓它站立
當問起殘疾博美的故事時,小張嘆了口氣說,今年開春的時候,天氣還很冷,有朋友打電話告訴他,網上有個好心的市民發了一個求助帖子,內容是幫一只后腿殘疾的博美找新主人。好心的小張二話沒說就將博美帶回了家,到家后他就犯起了愁,這只被主人拋棄的小博美因為兩只后腿先天殘疾,沒有力量站立,只能靠兩只前腿爬行,怎么才能幫助小狗重新站起來成了小張那段時間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無奈之下,小張上網求助。一位在醫院工作的網友趙大姐知道了殘疾博美的故事后,連夜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在了解了國外寵物狗義肢的制作方法后,趙大姐根據小博美的情況,制作了義肢的效果圖,第二天她找到了醫院后勤的一位師傅,利用醫院的廢棄材料為小狗制作了義肢,從此小博美又能像正常的小狗一樣奔跑玩耍了。
B 有人不理解,對他的狗投毒
由于這些流浪犬們都很能吃,小張每周都要往家里搬一袋40斤的狗糧,他的母親還經常為小狗們做餅子,即使這樣,每個月的支出也都在1000元以上,撫養這些流浪狗讓沒有固定工作的小張在經濟上捉襟見肘,4年的救助生涯讓他在狗身上共花費了5萬余元,還讓他欠下了外債。說到這里,小張不禁搖了搖頭,“讓人難過的還不是經濟上的付出,而是付出之后別人的不理解。”由于常年在樓內養狗,小狗的衛生問題經常會讓周圍的鄰居感到很氣憤,小張對此也非常內疚。“養狗也給鄰居們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如果經濟條件好點,每年過年過節的時候我都想買點東西到鄰居家里串串門 ,向他們致謝致歉。”但10月份的一天,讓小張想不到的悲劇還是發生了,有人在他經常遛狗的天臺放了摻有毒鼠強的雞肝,兩只小狗不幸誤食了,回家后不停地抽搐吐沫,經過緊張的洗胃治療后才漸漸康復。對于這件事,小張不愿意多說,他為別人的不理解而難過,也為養狗給鄰居造成了額外的負擔而內疚。
C 流浪狗單純的眼神讓他無法拒絕
當記者問起小張收留流浪犬這些年開心的事情是什么?小張毫不猶豫地告訴記者,就是自己收留的流浪犬找到了以前的主人。曾經有一次,小張在延安二路發現了一只流浪的臘腸狗,當時正值農歷大年初三,小張帶著小狗一起在寒風中苦苦尋找了4個多小時,當記者問起是什么信念讓他如此堅持,小張說,流浪狗單純的眼神讓他無法拒絕。
就在記者和小張聊天的時候,小張的母親抱著一只名叫“拽拽”的小京巴跑了過來,原來這只小狗在和其他流浪狗打鬧的時候撕裂了眼角,整個眼珠都鼓了出來。小張二話沒說,抱起受傷的小狗就往利津路的寵物醫院跑,直到把狗送到手術臺上,小張又在門口張望了半天,確定狗沒事了,才長出一口氣。“家里狗太多,經常會有打架受傷的事情發生,生病了就只能帶它們到寵物醫院治療,這些都是我的責任。”小張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很平靜,但很堅定。“其實很多流浪犬在撿回來的時候,身上多少都有些病,不然也不會被人拋棄。”
采訪的后,小張告訴記者,這些流浪狗僅靠自己一個人去養活是不現實的,如果有喜歡狗并且有條件養的市民可以到他的家里挑選領養流浪犬,他還建議,如果不是純種的犬,應該先給小狗做絕育手術,規范繁殖,規范養狗,做一個有責任心的養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