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江淮晨報對合肥長江西路與西二環路交口附近一小區內,一只黃狗連咬三人的事情進行了報道,引起了市民的關注。據小區保安介紹,狗咬人后,他們已將狗窩里剩下的狗丟到水塘淹死。同時,他們也在小區里尋找咬人的大黃狗,準備就地“正法”。
面對保安的做法,小區居民和很多讀者議論紛紛,他們認為除狗患,不應該想著去“處死”它們。曾在合肥小動物關愛中心工作的員工聽說后,很氣憤,他認為“做法太粗暴,體現了某些人的冷漠”。
保安介紹——一窩小狗全被丟進水塘
9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該小區,見小區保安正在拿著鐵鍬在小區內搜尋黃狗的下落。“上午剛剛看到它在狗窩附近出現過,但后來又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小區保安說,逮到黃狗后,要將它就地“正法”,以絕后患。
“我們從物業公司調了好幾個同事過來,忙活了一上午到現在大中午的還沒吃飯呢。”小區的保安說,轄區派出所的民警也過來幫忙了,但一直沒能將黃狗捉住。
據小區保安介紹,8日下午黃狗將人咬傷后,小區保安將草叢里剩余的一窩小狗全部丟到小區附近一個水塘里,把小狗全淹死了。
為什么要將小狗全部淹死?面對記者的提問,小區保安說,這種黃狗應該是狼狗,品種不好,給人都沒人要。“不處理掉要是再傷著人怎么辦?”小區保安說。
小區居民——黃狗咬人或因本能反抗
小區一位居民說,這只黃狗兩年前就在小區出現過,“它經常在這一帶游逛,后來小區里有一位老人看這條狗怪可憐的,常常拿剩飯剩菜給它吃。”居民猜測,可能動物的習性就是這樣,你給它吃它就經常過來,所以這條大黃狗就常來小區溜達。
居民說,這次黃狗咬人,估計是它在產下小狗后,看到小狗被侵害,形成一種本能反抗。它出于保護幼崽的目的,對周圍人形成攻擊。“所以我們一般都不會和生產期的犬類太親近,以免受到傷害。”
“我們雖然支持物業除掉狗患,但不一定要將狗全部殺掉啊。”小區居民說。
市民質疑——溺死小狗太殘忍了
“難道將狗溺死就能解決問題嗎?這樣處理太粗暴。”有讀者打電話反映說,狗也是人類的朋友,人們應學會善待它們,而不是通過這種溺死小狗的方式去解決狗患。
曾在合肥小動物保護中心工作的李先生說,“我極不贊成他們保安的做法。”李先生說,這反映出一些人性情冷漠。如果大家發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和小動物保護中心取得聯系,將這些小動物合理保護起來。“大黃狗被人追打還繼續出現在小區,它肯定是去找自己的幼崽去了。明知有危險它還是要到小區里面去,在這一點上人和動物都是相通的。”
人人喊打的大黃狗本應該是人類的朋友
狗是人類的朋友,可狗咬人事情發生后,我們想到的卻是“狗患”,想到的是要去“解決”它。
悲哀的是,面對那群剛出生的小狗,我們選擇了粗暴,選擇了冷漠,沒有從關愛動物的角度出發,去想些其他辦法。
現在回過頭想想,小狗崽當時大概真的受到了“傷害”,否則大黃狗也不會“本能”地去咬人。
或許“狗患”本可以避免,如果當初保安或者小區居民多點愛心,將“懷孕”黃狗送到小動物保護中心或者讓人去領養,這條大黃狗說不定還會是人們的朋友。